他的心底。他初入剑道,略有小成时,寂寞的影子就更浓了。
他毕竟还是一个人,一个有血有泪,有感情的人。
没有人可以容忍时间永远停顿在一刻,一个没有人相伴,没有人倾听,没有人理解的时刻。
西门吹雪遇到对手时,露出了炽热的眼神,那是一种强烈的追求剑道的感情。
这个时候,他的眼里只有对手,心中只有剑。
寂寞是一种很遥远、不会对他有任何影响的事物。
可是,大部分时间,他都只有等,等待着那个神圣时刻的来临。
这种唯一的等待,成了他深入骨髓的寂寞的源头,他只有等待,仿佛生命中再没有其它的事情。
………………
西门吹雪第一眼看见孙秀青的时候,寂寞的格局开始改变。
说是第一眼,并不恰当;说是孙秀青,也不恰当。准确的说,在陆小凤的第一个故事中,他寂寞的格局就已开始改变。
他为一个女人治伤,然后彼此相爱。再到后来,他们还有了一个孩子。
他不再孤单一人,有人陪他等,有人伴着他,有人倾听他,有人理解他。他不再孤单一人,在形式上,在感情上,都有了一个依托。
很多人说,他已经开始“人化”,已经开始有了感情。可是,剑本无情,求证剑道,又岂能多情?
他似乎离得剑道越来越远。
可是,没有人知道,远,在很多时候,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而形成的。
如果真的有人能在人生的格局之外俯视,是可以看到西门吹雪离剑道是越来越近的。
没有人可以从一出生,就没有人性中的各种情感。要想走出人性情感的局,首先就必须入局。
只可惜,入局容易,出局难。
人性中的情感,也如寂寞一般,是附骨之疽,一旦沾染,就别想轻易的摆脱。
只是人性中的情感,有悲有喜,有爱有憎,智慧的人都知道如何去避免受到不好的情感侵扰,所以出不了局,也就没什么不好。
可是,花满楼已然出局。
他有的只是对生命强烈的热爱,处在热爱生命情感的巅峰,看世间的人、世间的事,也就比别人透彻得多。
他代表的,是一种境界的巅峰。
西门吹雪一生追求剑道,为证大道,不惜奉献生命。孤独一人的时候,他越来越寂寞。
有人相伴的时候,他是不是不再那么寂寞呢?
月光如水,人依旧。求道之心不死,孤傲之心不死。
但是,他仍然是寂寞的。
………………
月圆之夜,紫禁之巅,一剑西来,天外飞仙。
九月十五,西门吹雪与叶孤城,决战于紫禁之巅。此战惊动天下,是古往今来第一决战。
叶孤城心中有垢,“心中有垢,其剑必弱”,终败于西门吹雪之手。
经此一役,西门吹雪的剑法更上一层楼,已达到“无剑”的境界。
“他的人已与剑溶为一体,他的人就是剑,只要他的人在,天地万物,都是他的剑。”
这一战,不仅造就了他不世的声名,也造就了他不世的剑法。
更重要的是,他求得了剑道的真义。
他的剑已随心所欲,既是到处都有,也是到处都没有。
他的剑已不为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出,又或者为任何人或任何事而出。
他的剑已什么都是,又什么都不是。
这是剑道的巅峰。
紫禁一役后,“比朋友更值得尊敬的仇敌,已死在他剑下。”
西门吹雪的心更冷,也越显寂寞,天下还有什么人,值得他拔剑呢?
“他藏起了剑,抱起叶孤城的尸体,剑是冷的。尸骨更冷。”“这世上还有什么事,能使他的心再热起来?血再热起来?”
他已什么都不求。
他已得证大道,毕生夙愿已了,人亦已出局。
在别人的眼里,他是在剑术的巅峰之上,犹如万丈雪峰上的一树寒梅,迎风而立。
可是,他即已出局,无所求,无所欲,又哪里还会有人性的情感——寂寞?
他虽仍有妻儿相伴,可他已证大道,心已在九天之外,在常人的眼里,就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冰冷之极至。
这是寂寞的巅峰。
………………
剑,古之圣品,至